神經損傷在壓迫性骨折很少見,神經損傷的程度通常因為受傷當時,遭受外力大小而定。假若很嚴重的脊椎損傷造成大角度變化而造成楔形骨折,會造成脊髓牽扯造成神經損傷而使肌力、感覺及反射喪失。在大部分骨質疏鬆性壓迫性骨折的病人,不會有神經損傷,但卻有劇烈的疼痛,然而,如果不治療的話,骨折所造成的角度可能會惡化而導致嚴重損傷。神經損傷能否完全恢復呢?得看受傷時身經損傷狀況而定,且無法預測恢復的程度。脊髓神經屬於中樞神經,是由腦部沿伸到臀部的一條神經幹。由上往下走,沿途分出許多支配臨近運動及感覺的周邊神經,就好像中山高速公路,基隆市脊髓神經得起點,台北市是頸部,桃園是手臂,彰化是腰部,一直到高雄的臀部。沿路由交流道分出支配不同部位的周邊神經,穿流不息的車潮就像傳導神經訊息。若發生交通中斷的地方愈靠近台北,就有更多車輛無法往南走,造成的損傷就愈嚴重。相同道理,頸椎骨折就比胸椎骨折嚴重,而胸椎骨折所造成得後遺症又比腰椎骨折嚴重。
由於脊椎骨折所造成的後果往往影響當事人的一生,而且目前的醫療水準無法完全恢復已受損的脊髓神經,所以預防脊椎骨折的發生,是最好的治療方法。
工作、騎車或運動時,要有完善的預訪措施及護具;且要時時當心,小心防患未然。若不幸發生了脊椎骨折,則應盡快就醫,接受正確的治療。之後再進行完善的復健計劃。如此,才能使骨折及神經損傷的後遺症減少到最低,並恢復健康得活動能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