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:::
|
|
|
|
|
脊椎內固定及融合手術 |
|
脊椎內固定及融合手術介紹 |
|
脊椎內固定及融合術是屬於大手術,手術時間通常持續數小時。在此手術過程中,連接桿金屬鉤、鐵絲或螺釘等植入物固定於脊椎部份畸型處,藉植入物來矯正脊椎。碎小骨頭則擺放於脊椎四週,如此一來,會和脊椎本身骨頭一起生長,進而融合。
雖然基本的手術過程是一樣的,但是仍有些特殊技巧可用來促進脊椎融合速率。治療脊椎側彎可採用許多不同之脊椎植入物。除此之外,手術方式也不同,如從前位或後位手術的。手術的方式的選擇端賴許多因素,包括孩童年紀、脊椎生長成熟度、脊椎畸型的位置和嚴重度、手術者的經驗和病患及家屬的選擇。
後位手術最常採用的方式是在病患背部進行手術,藉以矯正和安裝植入物之手術。前位手術,顧名思義,便是在病患身體前方來進行手術。 |
|
術後之期望 |
|
抗生素通常在手術開始前給予,且持續至術後48小時,來預防感染。
大多數病患,術後皆住院數天,住院期間逐漸增加活動量。病患仍須穿戴合適的背架藉以保護。
病患出院後,可以自行穿衣、淋浴、進食及四處散步。孩童可能三至四週,無法回學校上課。藥物可減少疼痛,而且服用數週後劑量可逐漸減少。
術後切記,須避免任何彎腰、扭腰、屈身或舉重物超過10磅(4.54公斤)等危險動作。病患出院第一週,須在家多休息。
術後6至12個月,日常活動有許多限制,包括劇烈競爭的運動,滑冰、四輪溜冰鞋、滑雪(水上或雪地)及其他活動會使脊椎產生不適感。騎腳踏車兜風或游泳可在術後3-4個月重新開始,除非被背架所限制。 |
|
為何須做此手術 |
|
手術之適應標準有下列數項:
- 孩童有嚴重之脊椎畸型(角度大於40或45度)且易日漸嚴重
- 成人有嚴重之脊椎畸型(角度大於50度)且易日漸嚴重
- 有接受背架保守治療,但脊椎仍呈現嚴重畸型且日漸嚴重。
- 有不穩定性之脊椎
術前其他因素考慮,包括:
- 病患年齡,骨骼成熟度和青春期之狀態
- 脊椎畸型之位置
- 成年人有因脊椎側彎所引起的呼吸困難或背痛嚴重到下肢殘廢。
- 年紀極輕卻有嚴重的脊椎畸型。
嚴重的脊椎側彎手術的時機對於年紀小的病童,便極具爭議。某些醫學專家認為手術應延至病童至少10歲(12歲以上更好),因為手術會使部份已融合的脊椎停止發育。 |
|
手術的效用 |
|
一項手術成功端賴許多因素,包括脊椎畸型的可彎性及所採用的手術方式。一般而言,成功的脊椎融合在成人手術中是極為困難的,因為脊椎角度在成人發育成熟後是極為僵硬而不易矯正的。
脊椎融合方式是藉由金屬鉤、鋼絲或螺釘連結金屬桿附著於脊椎。多重金屬鉤及雙桿脊椎內固定系統可改善背部脊椎的外形,不論從背面觀或側面觀。
脊椎手術的目的並非要求呈一直線,而是要處於平衡的狀態,而融合手術是防止脊椎畸型更加嚴重。成人脊椎側彎患者,在術後背痛感常有所改善或消失。 |
|
危險性 |
|
- 手術的危險性,包括血栓栓塞、感染及肺部疾患。
- 手術的併發症和危險性之發生機率,成人會比青少年高,包括假關節、感染和神經症狀。
|
|
手術的其他危險因子 |
|
術後早期的併發症,包括:
- 腸脹氣(腸胃蠕動緩動)是一項常見之脊椎融合術後的併發症。治療此項併發症的原因,通常是術後36至72小時禁食,直到腸胃功能恢復正常,才開始進食。
- 肺部小部份的萎陷,是一項術後發燒的常見原因。常翻身及深呼吸,多咳痰可幫助預防。
- 深部傷口感染。常須要再次手術來治療,然而,發生機率極小。
術後晚期的併發症,包括:
- 最常見的是假關節形成和背痛感。
- 金屬桿或植入物斷裂通常會指出假關節形成。然而,病患若無疼痛感及脊椎尚呈穩定,斷裂的金屬桿可不必移除。
- 腰椎前彎現象消失(背部平坦症狀)症狀為上背痛,下頸痛,無法身體挺直站立,長久的直立姿勢會增加疲勞感及大腿和膝部前方疼痛。
- 雖然術後產生神經症狀的併發症,機率很小,但仍會發生。為了減少發生的機率,某些醫院手術時會使用神經電流監測脊柱功能是否正常。
|
|
有關脊椎融合,應考慮那些? |
|
脊椎被融合的區域,會引起部份脊椎停止生長。然而,其餘未融合的脊椎,在孩童時期會持續正常地生長,而且不會很大地影響其以後的身高。 |
|
為了促進脊椎融合的癒合,病患在術前應該做些什麼? |
|
研究指出抽煙會降低脊椎融合的成功率。當病患預定接受脊椎融合手術前,病患本身應立即戒除或減少抽煙是非常重要的。
服用非類固醇性止痛藥亦會降低脊椎融合的成功率。術前病患應被告知何時須停止服用及何時可再繼續服用。Acetaminophen或Tylenol可以服用而不會影響脊椎融合。 |
|
|
|
|
|